Self Actualization 自我實現主義
自我實現是指人都需要發揮自己的潛力,表現自己的才能;只有當人的潛力充分發揮並表現出來時,人們才會感到最大的滿足。
人本主義的心理學大師馬斯洛在1940年代提出的需求層次理論中,他將研究焦點放在心理健康的個體上,特別是那些所謂“自我實現”(Self-actualized)的人身上,嘗試歸納出那些對生命感到滿意、能發揮潛能又具有創造力的人的共通點。馬斯洛發現,這些人之所以較不易受到焦慮與恐懼影響,是因為他們對自己及他人都能抱著喜歡及接納的態度。他們雖然也有缺點,但因為能夠接受自己的缺點,所以他們較一般人更真誠、更不防衛,也對自己更滿意。人本主義的心理學家及教育家相信每個人天生均具有自我實現的傾向,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級理論,當一個人較低層次的需求(如安全感)獲得基本滿足之後,他便會轉而嘗試滿足更高層次的需求(如自我實現),他對生命的滿意度也隨之提高,但是當這樣的傾向受到阻礙,特別是孩童時期父母冷酷或拒絕的態度,便會影響到這個人的自我概念的健康發展和他對現實世界的覺察,這個人開始自我防衛,甚至從真實的感受中抽離出來時,更難成為自我實現的人。
經濟學中的自我實現的含義和以上諸條的含義截然不同,它是一個中性詞,而且是大多數情況下是貶義的。
如果一個主體預期在經濟上會有某些特定事件的產生,並且按照這個事件一定會發生採取預先的行動,最後導致了這個特定事件的發生。(如果主體預期不會發生這樣的事件,那這件事發生的概率會微乎其微)那可以說這個事件是自我實現的。
比如 假設人們相信,墨西哥比索在未來將要貶值。則投資者將給墨西哥資產風險一個較大的貼水。這種預期使墨西哥利率上升,從而導致墨西哥通貨價值下降。因此,對一種通貨未來將要貶值的預期會引發它實際的貶值。 這種事件可以說是自我實現的。
“自我實現”理論在十七世紀西方新興資產階級的人性論思想中萌芽,其從個人的主體存在出發,強調人的自我設計、自我奮鬥和自我創造。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在上世紀四十年代提出需要層次理論,認為人的基本需要,從低級到高級,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前四種是缺失性的,起源於實際的或感知到的環境或自我的缺乏,完全依賴於外界。而自我實現的需要則是成長性的,是導致自我實現的種種過程。自我實現即“對天賦能力、潛力等的充分開拓和利用。這樣的人能夠實現自己的願望,對他們力所能及的事總是儘力去完成。”馬斯洛認為自我實現的需要“可以歸人人對於自我發揮和完成的欲望,也就是一種使它的潛力得以實現的傾向。這種傾向可以說成是一個人想要變得越來越像人的本來模樣,實現人的全部潛能的欲望。馬斯洛描繪了自我實現者的總體特征:竭盡所能,使自己趨於完美。人的絕對完美是不可能的,但向完美靠近、奮鬥是完全可能的。馬斯洛把人向完美奮鬥的過程或傾向稱為自我實現。
應該看到,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雖然存在著一定的歷史局限性,但仍然是一種關於現代管理激勵員工的理論,同時也是現代人尤其是管理者和員工關於自己的主體意識、價值觀念特別是理想人格意識的重要理論和內容。自我實現在現代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和積極的意義,包括塑造管理者和員工的主體品格、提供組織及其管理髮展的動力,以及預示管理髮展的未來方向。